background

2025年11月8日 星期六

感悟健康感悟生活

当代灵魂的重量——我从宫崎骏纪录片得到的省思

王季民

2025年11月8日

AA
几个月前,AI生图功能全球掀起一波「吉卜力风」热潮。大家纷纷将自己照片、画作转换成「宫崎骏动画」的美学样式。吉卜力工作室严正抗议,而我却发现自己从未动心参与其中。今天再看到宫崎骏的纪录片,我明白了原因:如此高贵的灵魂,只能怀着谦卑与感恩来对待,不该变成廉价、即弃的消费品。灵魂的温度与创伤,怎能被机械複製、潮流娱乐?

王季民

2025年11月8日

0
0
0
AA
几个月前,AI生图功能全球掀起一波「吉卜力风」热潮。大家纷纷将自己照片、画作转换成「宫崎骏动画」的美学样式。吉卜力工作室严正抗议,而我却发现自己从未动心参与其中。今天再看到宫崎骏的纪录片,我明白了原因:如此高贵的灵魂,只能怀着谦卑与感恩来对待,不该变成廉价、即弃的消费品。灵魂的温度与创伤,怎能被机械複製、潮流娱乐?

0
0
0
0
0
0
AA

2025年11月8日

王季民

2025年11月8日

王季民

【新三才独家首发】每个世代,都有属于自己的偶像或创作者,但在日本动画巨匠宫崎骏身上,我看见的是一种远超「偶像」与「大师」标籤的本质重量。最近看完纪录片《宫﨑骏的奇幻世界》,我对这位传奇动画家的生命经历与创作灵魂,有了更深层的体会。

宫崎骏出生于1941年,四岁时正值日本二战被轰炸最严重的时刻。这位后来创作出《龙猫》、《神隐少女》的动画大师,回忆起自己的童年,坦率说:「我没有好好过完童年。」那是被外部环境无情剥夺的幸福岁月,不是小孩主动放弃,而是大时代下,没有人可以好好过个童年。这种灵魂的裂痕,成为他一生创作里绕不开的底色:一种彷彿永远在寻找、重建、疗癒失落纯真的本能。

《龙猫》中的小女孩小梅,被设定为四岁,这个巧合无比深刻。宫崎骏赋予小梅天真、好奇、能连结万物灵魂的能力,其实正是在用创作「补写」自己遗失的童年。他没有好好拥有那份纯真,却创造了一个属于所有孩子、属于全人类的童话国度。或许即使在废墟、战火里,宫崎骏灵魂里的那个「童年连结万物」的本性,依然未曾熄灭,是炸弹、伤痛都无法真正夺走的内在力量。

我自问,是多麽幸运和幸福地拥有一个完整平安的童年。当我对比大师的生命历程时,我深深明白,「幸福不是理所当然」,而是时代留给我们的一份无价礼物。真正懂得宫崎骏作品灵魂厚度的人,会明白那是用痛苦和缺失锻鍊出来的光。

荣耀与责任的抉择,也是宫崎骏身上不可忽略的部分。2003年,他以《神隐少女》获奥斯卡奖,但因为不忍美伊战争而选择缺席颁奖典礼。他坦言,战火下他无法带着欢欣的心情为自己喝采。这份敏锐,这种灵魂伦理的自觉,是只有真正见证过苦难、真正珍惜和平的人才能做出的行动。对我来说,他值得我们为他欢呼的,不是得奖,而是选择缺席、提醒世界残酷与良知的呼唤。

几个月前,AI生图功能全球掀起一波「吉卜力风」热潮。大家纷纷将自己照片、画作转换成「宫崎骏动画」的美学样式。吉卜力工作室严正抗议,而我却发现自己从未动心参与其中。今天再看到宫崎骏的纪录片,我明白了原因:如此高贵的灵魂,只能怀着谦卑与感恩来对待,不该变成廉价、即弃的消费品。灵魂的温度与创伤,怎能被机械複製、潮流娱乐?

纪录片里,宫崎骏桌上满是烟蒂,深夜仍执笔不辍,一笔一格,一字一画,投入的不只是创作,更是灵魂。AI生产出来的吉卜力风格,只是速食拼贴、毫无生命的模彷;而宫崎骏亲手的作品,几十年后再度播放,依旧感动每个世代。关键其实很单纯:「一魂入心」——当创作者真正用灵魂去生活、去体会、去创造,作品自然就有重量、有流传百世的能量。

或许我们无法像宫崎骏那样,将个人童年伤痕昇华为万物有灵的奇蹟世界,但至少我们能选择带着敬畏之心,珍惜得来不易的幸福时代,去守护生命的纯真与创造的尊严。

在这个AI可以複製一切风格、全世界人人能产製动画「外表」的年代,你可曾思考:那些真正有灵魂、有伤口、有爱的创作,其实才是永远不能被模彷、不能被替代的存在?你愿意守护这个分界吗?还是跟着潮流,把灵魂的重量消费成一阵风?

我很高兴自己,选择了敬畏与感恩;而愿这份尊重、这份灵魂的重量,也在你的生命里慢慢发光。

(作者:王季民)

(责任编辑:姜启明)

(文章来源:新三才独家首发)

免费订阅精彩内容免费订阅

標籤: 感悟人生

评论留言